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谭嘉琳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2024年,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企业接连上市,百度的“萝卜快跑”爆火出圈,各地自动驾驶试点政策纷纷出台……自动驾驶行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2025年刚开年,自动驾驶的上游供应商——做激光雷达的禾赛科技,被曝出开启裁员。 1月2日前后,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出现传言,“禾赛科技开始裁员,比例为15%,赔偿方案n+1,且无年终奖”“24应届生按n=1裁,保底绩效奖金按比例分”。 甚至有网友称,禾赛科技早在元旦前已经裁了一轮,比例为30%。 ▲网传禾赛科技开启裁员。图片来自脉脉。 据禾赛科技2023年财报,其截至2023年底有1122名员工,若按30%计算,则已经有约337名禾赛科技的员工在新年前就丢了工作。 与之相比,就在2024年12月30日,禾赛科技还高调宣布12月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了10万台,刷新了行业记录。第三季度报显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交付总量为27.98万台,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26.31万台,同比增长129.9%。 一边拿着大单,一边被曝裁员,禾赛科技到底发生了什么? 用裁员换取盈利? 禾赛科技一路以来发展迅猛,还曾经宣布要做行业里第一个盈利的公司。 2024年7月,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爆火,网民对无人驾驶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吐槽过车辆的外形——车顶上还载着个看起来很笨重的雷达套件。 不过,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这一激光雷达套件至关重要,凭借它进行环境检测、定位和导航,车辆才能在路上安全行驶到终点。 而禾赛科技,便是自动驾驶市场上最大的激光雷达生产商之一。 诞生于2013年的禾赛科技,起初是做气体传感器的,跟智驾没多大关系。而彼时,自动驾驶市场正在萌芽,谷歌入局robotaxi不到4年,百度也正宣布要加入赛道。 禾赛科技立马瞄准商机——结合自己做光机和电路设计的经验,此刻进军汽车激光雷达市场,产品性能可以超过市面上所有产品。 2017年,禾赛科技和美国无人驾驶配送公司Nuro合作,拿下第一位自动驾驶客户;2018年,又拿下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激光雷达采购方百度Apollo的订单,且自此在robotaxi赛道上高歌猛进,还在2023年2月成功赴美上市,市值达到24亿美元。 据咨询机构Yole Group,当年禾赛科技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份额达到37%,排名第一。 ▲禾赛科技在2023年多项市占第一。图片来自禾赛科技公众号。 2024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的总营收为5.4亿元,同比增长21.1%;此外,在技术迭代的条件下,毛利率还达到了47.7%,同期增加17.1%。 业绩一片向好的形势下,禾赛科技高调宣布,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2000万美元盈利,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 只不过,目前来看,禾赛科技的盈利似乎要通过裁员和降价拿单进行。 从账面上看,虽然营收大涨,但禾赛科技的利润持续为负。2023年,禾赛科技净亏损4.76亿人民币;而2024年前三季度,依然净亏2.49亿。 正如多数科创企业,亏钱主因还是研发。年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禾赛科技的研发费用为6.1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达45%,其中第三季度还同比增加14.3%,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工资支出以及折旧费用的增加。 为了盈利,禾赛科技只能“磨刀霍霍”向裁员。 另一边,为了稳住市场第一的宝座,禾赛科技还在2024年11月份宣布,将在2025年上市用于ADAS的下一代激光雷达产品ATX,售价低于200美元,相比于当前主力产品AT128,价格直接砍半。 裁员降本、降价换量双管齐下,禾赛科技正急匆匆奔向盈利目标。 龙头掉队,行业面临危险 禾赛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一帆曾经说,“净利润几乎是大家都不敢谈的话题,但它又是如此重要,因为它能真正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 诚然,这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据汽车科技媒体“车云”推算,在营收、现金流、毛利率和净利率等关键指标上,绝大部分玩家在没有外部新融资输血的情况下,存续时间都不会超过2年。 对禾赛科技来说,赶紧盈利,拿出实际成绩,也是稳住融资的关键。 2021至2023年,禾赛科技的营收分别为7.21亿元、12.03亿元和18.77亿元,但净亏损为2.45亿元、3.01亿元、4.76亿元,逐渐扩大。 与之对应的,自2023年2月上市以来,禾赛科技的股价便跌跌不休,到2024年2月甚至触及3.28美元/股,较一年前19美元/股的发行价下跌超过80%,市值蒸发超过70%。 ▲禾赛科技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对外,行业的追赶也倒逼着禾赛科技亮出实力。 2023年,禾赛科技还以37%的市场份额坐上行业龙头的宝位,与其后面占21%的速腾聚创、占19%的图达通一起霸榜前三。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速腾聚创便以35%的市场份额冲上榜首,禾赛科技以23%的份额掉至第三。 另一边,部分车企正逐渐抛弃激光雷达。 对于智驾而言,激光雷达并不是唯一的传感器方案,虽说以禾赛科技为例的厂商已经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打到千元级别,但对比之下,只需几十美元的摄像头视觉方案显然更节省成本。 更何况,降价后激光雷达的性价比远远不足纯视觉方案。据经济观察报援引广汽研究院科学家,现在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部分性能为代价的;整体来看,激光雷达的智驾方案与视觉方案的效果差不多。 在此背景下,砍掉激光雷达、转向纯视觉,成为车企打入中低端市场的趋势。 据公开资料,目前,华为在问界M7 PRO基础版的智驾方案中去掉激光雷达;蔚来乐道的首款车型L60搭载纯视觉方案;就连曾经首个搭载激光雷达的中国车型小鹏P5,也在改款中拿掉了激光雷达,推出AI鹰眼视觉方案。 即使仍有车企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坚持采用激光雷达,禾赛科技们也并非高枕无忧。当下,一些头部车企决定开始自研而非对外采购。例如,吉利旗下的亿咖通已经推出激光雷达产品,也有传闻称比亚迪也早就投入激光雷达的研发,还有望将成本降到900元。 亿咖通CEO曾表示,“搞激光雷达其实并不复杂,以后可能不会再存在专门的激光雷达公司,只会存在的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公司。” 内外部压力齐来“围剿”,禾赛科技确实坐立难安。 |
19款电子扎带
电路板识别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