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以下文章来源于1039调查团,作者任雪娇 1039调查团. 北京交通广播《交通新闻》《今日交通》栏目的官方发布平台 聚焦北京两会 2025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5年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样板等方面做出了体系化的工作部署。市人大代表建议,推动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开展自动配送应用示范。 人大代表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来自网络 2024年,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万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12月底出台《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将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中心教授级高工杜勇建议以此为契机,推动自动驾驶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 杜勇说,《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第三章专门规定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下一步政府工作报告也做了比较体系化的部署,以这个为契机,各个部门应该相互协作,以自动驾驶为主线推动。目前来看融合发展具备条件的是数据方面的融合,建议在全市打造一个融合了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的统一的数字底座,更好地服务于自动驾驶。同时为全市的信号灯控制、调优、交通运行监测,还有交通的指挥调度这些提供统一的支撑。通过这种模式的创新,打造一个特大型城市综合交通治理的样板。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将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来自网络 2024年,工信部等五部门发文鼓励自动配送规模化示范应用。市人大代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冬妮认为,目前,北京市在自动驾驶立法、发展基础、场景需求、产业潜力和政策供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的出台保障了智能网联货车无人化道路运输试点和功能型无人车的合法身份。 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阶段的推进,车型快速迭代和应用,顺义区已支持自动配送车在机动车道45公里/小时行驶。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重视解决。例如在示范区扩区过程中,全无人路网开放力度和速度难以适配行业发展,智能网联货车全无人路径落地较慢,自动配送车“参照非机动车管理”限速15公里/小时,限制了高时效要求的配送场景落地。 因此,李冬妮建议北京市开展自动配送应用示范,可以复制示范区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在乘用车、自动配送车上的试点基础,鼓励头部企业投入新车型率先试点,逐步向全市铺开L4级自动配送示范应用,支持三环内高价值路网纳入示范区,打造国内首个支持多区域全场景自动配送应用标杆城市。 自动配送车/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在社会效益上,自动配送场景可推动新业态发展、降低交通安全隐患、推进低碳目标,打造安全、智能、高效的人机协同配送生态。“自动配送车辆的大规模运用将催生区域安全员、车辆维修员、充换电保障、云控安全员等新型工种,吸纳本地就业,让自动驾驶赋能百姓福祉,提高生活体验。”李冬妮说。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来自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多次提及。市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吴姣建议,加强北京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培养力度。基于现在产业的需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跟传统的汽车行业不一样,它是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结合。打一个比方说,自动驾驶的人才,除了在自动驾驶的设计、算法等等方面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了解传统汽车的底盘、动力系统方面的一些知识,所以是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果我们人才的供给赶上,对产业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任雪娇 编辑 王琛琛 主编 程艳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19款电子扎带
电路板识别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