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原理RFID(射频识别):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构成。阅读器发射射频信号激活标签,标签将存储数据回传,原理类似门禁卡。 BLE(蓝牙低功耗):基于蓝牙协议,通过测量信号强度(RSSI)估算距离,依靠广播和扫描蓝牙信号实现连接与数据传输,常见于手机与智能手环连接。 UWB(超宽带):无载波通信技术,发射和接收纳秒级脉冲,利用其带宽极宽、时间分辨率高的特性,精确测量信号传播时间来定位。 二、定位精度RFID:精度较低,一般在米级到十几米,适用于物流仓库对货物的大致区域定位。 BLE:精度通常在数米到十几米,受多径效应、信号遮挡等环境因素影响大。 UWB:精度极高,可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适合室内高精度定位等场景 。 三、工作距离RFID:范围较广,短距离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长距离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如车辆识别系统。 BLE:一般在几十米以内,常见应用中有效距离 10 - 50 米,增加功率可延长但会增加功耗。 UWB:相对较短,典型工作距离 10 - 30 米,超宽带信号传播能量衰减快。 四、功耗RFID:标签功耗低,无源标签通过阅读器射频信号获取能量,可长时间使用且成本低。 BLE:以低功耗著称,设备电池续航长,如智能手环。 UWB:功耗相对较高,需发射和接收高功率脉冲信号,常需配备大容量电池或频繁充电。 五、应用场景RFID:广泛用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零售、门禁、资产管理等领域。 BLE:常用于室内导航、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 UWB:适用于医院资产定位、监狱人员定位、工业 4.0 设备定位等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 这三种定位技术各有优劣,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定位精度、工作距离、功耗、成本等因素,以适配具体需求。 |
D-Think_ZT01加强型芯片注射器,PIT连续注
D-Think_ZT01-14T 1.4*8mm FDX-B植入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