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日 即将到来之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日发布公告称 将人工智能定为 2025年国际教育日主题 并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 加大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投入 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 图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国际教育日聚焦人工智能 2018年12月3日 第73届联合国大会 第44次全体会议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会议通过决议 将每年1月24日定为国际教育日 今年 教科文组织计划 在巴黎和纽约召开会议 并举办网络研讨会 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地位 展开全球探讨 公告称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 应用日益广泛 但教育行业实践 仍然缺乏清晰指导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在公告中指出 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重大机遇 但其在学校的应用 必须遵循明确的伦理准则 为充分发挥其潜力 警惕AI+教育“鸿沟” 报告显示 在高收入国家 超过2/3的中学生 已经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业 越来越多教师 也在借助人工智能备课和评估学生作业 传统由教师和专家负责的 学业规划和录取流程 也逐渐被人工智能主导 图源:央视新闻 与此同时 教育行业的人工智能实践 仍然缺乏清晰指导 2023年5月 教科文组织对全球范围内 450所教学机构的调查显示 仅10%的学校和大学 对人工智能的使用 制定了正式框架 到2022年 仅7个国家为教师制定了 人工智能相关的框架或培训方案 15个国家将人工智能培训目标 纳入国家课程体系 教科文组织强调 在全球范围内 每4所小学中仍有1所尚未通电 60%的学校无法连接互联网 阿祖莱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应补充而非取代 学习中的人文维度和社会维度 人工智能应成为 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工具 用于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福祉 推动AI教育需全球合作 当前 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在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南校区人工智能课堂上,科创老师带领学生操控智能机器人。 图源:新华社 2016年 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 颁布《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战略 将教育作为 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德国已形成较为系统的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2022年 新加坡教育部强调 在大中小学课程 各科目学习中 强化学生信息和媒介素养技能培养 2024年 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 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 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提出 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 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 向中小学校开放 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 人工智能教育资源 2025年 世界首部融合AI技术的数字教科书 将走入韩国中小学 儿童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 学习各种教科书 人工智能会判断其掌握程度 并为掌握不牢的孩子补课 为通过的孩子提供更高阶的课程 业内人士表示 AI 教育产品有助于教育公平 是一个很好的均衡器 与此同时 因训练数据 产生 “偏见”等错误信息 并传递给学习者 学生之间的AI技能差距 可能会迅速扩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总部 创新办公室主任托马斯·达文 在2024年乌镇峰会期间表示 人工智能的发展 将促成教育革命 对教师和学生都能带来深刻影响 他表示 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要以人为本 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机会 同时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阿祖莱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 加大对教师学生培训投入 推动人工智能 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 撰文:曾震宇、王恺编辑:李飞排版:李汶键统筹:李政葳 参考:联合国官网、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学刊 光明网出品 来源: 世界互联网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