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某中国企业推出了代号为“深度求索”(DeepSeek)的AI模型,该模型的开发成本不到600万美元,大约只有ChatGPT研发费用的1/100,但却在多项国际测评中表现优异,其基准测试已经爬升到世界全类别大模型第三,因此一经推出就震惊西方世界。中国DS模型的横空出世,不仅让西方感到震惊,也让时刻与中国比较的印度陷入了焦虑,印度国内开始反思——“为什么中国可以,而印度不行?” 印度专栏作家维平·拉布罗就在社交平台发问,“为什么印度技术实力闻名遐迩,却不能开发出像深度求索这样的东西?”拉布罗认为,“这肯定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技术敏锐度的原因”,因为“印度技术人员比其他所有人都要高出一筹”。印度数据中心巨头Yotta的分公司首席执行官达尔尚·希兰南达尼则表示,印度没有面临中国那样的芯片禁令,之所以没有像样的AI模型,“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很明显,中国DS模型的推出,让印度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一方面,DS还仅仅是中国初创公司的AI模型,并非是国家队出手,就已经用ChatGPT研发费用的1/100,打垮了西方主流AI模型,造成美国科技股崩盘,损失超过8700亿美元,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印度自认也是相当牛批的存在,至少在软件和AI领域,并不落后甚至还要领先中国,怎么就搞不出中国DS这样的AI模型,这就焦虑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软件工程师大国的印度,在AI领域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国?首先,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据人民网1月24日的报道,去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约为3.6万亿元,占到GDP的2.68%;数据显示,美国整体AI投入占到了全球的73%,而印度科学技术部报告显示,印度研发支出只占到GDP的0.64%。印度数据分析公司GTT董事长纳塔拉詹表示,中美大力投资AI已超10年,“显然将成为AI领域的领导者”。 其次,印度顶级人才外流严重,且长期依赖软件外包。不可否认,全球顶级AI人才不少是印度人或者印度裔,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选择留在欧美,而留在国内的印度软件人才长期依赖外包工作,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此相比,美国吸引了全球60%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员;中国也在迅速培养和吸引AI人才,尤其大陆人才时不时突然井喷,出现惊才绝艳的领军年轻人,让西方世界感到十分惊讶。 最后,中美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掌握大量数据,而数据对训练顶级AI模型是不可或缺的。美国拥有大量来自科研、医疗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在金融科技、高端科研等领域优势明显;中国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拥有丰富多样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地用于AI模型的训练,而印度社会分化差距极大,工业社会尚未实现,何谈信息社会,连基本的大数据材料都不足,如何训练AI大模型? 因此,现在的印度并不是奢谈AI模型的时候,就算勉强搞出来一个,也难以和中美的AI模型相匹敌,当前的印度在于发展民生经济,提升民众教育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并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未来的AI战场将由中美主宰,因为只有中美拥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人才和足够的数据,其他国家的AI公司很难与中美匹敌。 |
19款电子扎带
电路板识别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