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OpenAI 前 CTO Mira Murati 创业公司正式官宣。 新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的组建阵容相当豪华,且大多数来自 OpenAI 的旧班底,包括但不限于此前早有预告的 Barret Zoph (CTO)、John Schulman (Chief Scientist) 等等。 官宣阵容里也出现了我们的老熟人 Lilian Weng(翁荔),她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7 年加入 OpenAI 担任研究科学家,参与了 GPT-4 的预训练、强化学习与对齐、模型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投资不仅只是投产品,更是投人。 早前就有消息称, 尽管没有发布任何产品,Mira 新公司还是凭借「刷脸」,初期预计融资额超过了 1 亿美元。今天凌晨,Mira 也在 X 平台发文阐述了新公司的成立初衷:
对于这支由 29 名知名 AI 人士组成的团队,官网的介绍是这样子的:
那么 Thinking Machines Lab 会是另一家 OpenAI 吗? 据官宣博客介绍,Thinking Machines Lab 是一家 AI 研究与产品公司,目标是构建一个未来,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知识和工具,将 AI 应用于他们独特的需求和目标。 虽然 AI 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科学界对其前沿系统的理解仍然有限,且相关知识主要掌握在顶级研究实验室手中,这影响了公众对 AI 的认知和使用。 同时,现有系统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仍存在不足。 为解决这些问题,这群曾参与开发 ChatGPT、Character.ai 等知名 AI 产品以及 PyTorch 等开源项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建立 Thinking Machines Lab ,旨在提高 AI 系统的可理解性、可定制性和通用性。 Thinking Machines Lab 认为科学发展需要开放分享,计划通过发布技术博客、论文和代码与研究社区合作。而这些理念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创建更实用、更智能、更贴近人类需求的 AI 系统。 谈及运营理念和安全策略,博客中提到产品部署能促进技术迭代,同时帮助团队专注于解决最具影响力的问题。 Thinking Machines Lab 将通过以下方式为 AI 安全做出贡献:
另外,Mira 新公司的命名(Thinking Machines Lab),也大有来头。 据外媒连线杂志报道,在三十多年前,美国发明家 Danny Hillis 就已经憧憬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合作。 作为 AI 先驱 Marvin Minsky 的学生,Hillis 构建了一台拥有强大并行运行芯片的超级计算机,这可以说是今天运行 AI 计算集群的前身。而 Hillis 正是在这台计算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只是,这台计算机超前于时代,最终在 1994 年宣告破产。 如今,这个充满历史意义的名称以新的形式重生,Mira 将接过这面历史的旗帜,打造下一个 Thinking Machines。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原文链接· ·新浪微博 |
19款电子扎带
电路板识别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