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AI如何应用于近视防控

2025-3-17 07: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3| 评论: 0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近视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挑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 ...
在全球范围内,近视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挑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作为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AI在近视防控方面的应用正日益深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AI在近视预防中的应用

近视的发生不仅取决于我们的遗传基因,还受到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响,长时间沉浸于近距离用眼,尤其是距离在20厘米以内,以及连续用眼超过30分钟,都是导致近视的隐患。

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防止近视,但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而利用传统方式对所有人的用眼行为进行监督几乎不可能实现。

AI或许能够承担这一监督的角色。AI通过智能手表、眼镜和手机应用程序等可穿戴设备,监测人们的用眼行为,记录工作距离、工作时间以及户外活动的时长。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警示,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从而减少近视发生风险。

此外,AI能够评估潜在因素如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等与高度近视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近视是怎么发展的,还能指导我们在生活中预防或减缓近视发生。

AI在近视筛查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近视问题日益年轻化,对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显得尤为关键。传统筛查方法,如验光和视力表测试,通常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操作,这在大规模筛查中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这些方法的实施更是困难重重。

当前,众多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开发多种AI模型,以便高效筛查近视。这些先进的AI模型能够通过分析眼部图像来识别近视,操作简便,仅需掌握基本的拍摄技巧。无论是外眼照相、眼底照相还是高精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AI工具都能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支持,大大简化了传统筛查过程。

现已有研究表明,AI通过智能手机拍摄外眼图像就能准确识别近视,人们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自我筛查,使近视的识别更加便利化、可操作化。

AI在近视进展预测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可将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内,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趋稳定,不伴有眼底病变,可根据屈光度再分为低度近视(300度以内)、中度近视(300-600度)和高度近视(600度以内)。

而病理性近视是指眼轴明显延长(常大于26.5mm),且伴有眼底病理性改变的高度近视眼,屈光度多在800度以上。高度近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进展为病理性近视,这不仅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失明。

及时发现并识别出有高度近视风险的儿童,对其进行有效的近视管理和干预至关重要。

有研究通过电子病例系统中的大规模数据,开发了一种AI系统,可预测孩子未来10年的近视度数进展和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这种预测最早可在8岁前进行,对于指导卫生政策制定和精确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此外,高度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如黄斑变性、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等是造成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早期识别和干预这些眼底并发症对于降低失明风险至关重要。

AI能够分析临床数据和眼部成像,有效预测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发展趋势,从而识别出那些处于高度风险的个体,以便及时干预和保护视力。

AI在近视个体化干预与治疗中的应用

AI在近视治疗领域的应用正开启个性化医疗的新篇章。

AI通过细致分析患者的用眼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信息,能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它不仅能够根据个人的医疗记录和视觉需求,精准推荐矫正眼镜的度数或隐形眼镜的类型,还能在近视屈光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助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人工晶状体的度数,以提升术后视觉质量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治疗方法的创新研发上,AI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通过优化角膜塑形镜的适配和激光手术的参数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矫正效果和治疗的安全性。这些进步意味着在AI的辅助下,我们能够显著提高近视治疗的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这对于减轻全球范围的近视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在眼科医疗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图像信息,传统的数据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难以全面分析。AI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助于对人体全方位、多维度、全周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AI对近视的基因学研究,我们能进一步探索近视发生的遗传原因,从而从基因层面开发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此外,在新一代通信手段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帮助下,远程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有望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模式,让近视的管理更加条理化、精准化、可负担化。

总体来看,AI在近视防治领域展现了全方位的应用潜力,但仍需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董力 王珊珊 胡雅斌 魏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注我们:东远物联

抖音

微信咨询

咨询电话:

199-2833-9866

D-Think | 广州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号广州民营科技园科创中心2栋16楼

电话:+86 020-87227952 Email:iot@D-Think.cn

Copyright  ©2020  东远科技  粤ICP备2024254589号

免责申明:部分图文表述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